侗族大歌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—— 黄凯杰 1-3
传统文化在株洲化工文化中的创新性发展——以湖南化工文化传承基地为例 —— 罗惜春 刘海路 4-6
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非遗文化产业发展——以"黄屯郭氏米酒"非遗品牌为例 —— 陈娟 7-9
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—— 薛志霞 10-12
岔道村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—— 黄川卉 13-15
平利县八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—— 王晶 16-18
探究鲁锦图案的现代性转换 —— 李双双 19-21
赣绣转化赣文化资源的路径探析——以江南绣业为例 —— 王则 22-24
中国传统美学中的"内省"审美意识 —— 白静 25-27
李梦阳灾害诗歌探析 —— 李婷 28-30
浅析《三国演义》的英雄观 —— 房阔 31-33
竹内实论《阿Q正传》中的中国革命与国民精神 —— 许悦 34-36
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孙少平的离与归 —— 陈亚奇 37-39
是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还是心理虚荣?——论《哦,香雪》中的香雪形象 —— 戚雨绯 40-42
《到灯塔去》的听觉叙事及其意义 —— 刘艺婧 43-45
华莱士·史蒂文斯生态诗歌中的色彩观 —— 潘妍丞 刘岩 46-48
红土地上的黄莺——黄玉英采茶戏唱腔艺术探析 —— 衡晓丽 49-51
山西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征 —— 吴澜 赵紫荣 52-54
文化自信视域下古筝艺术的普及 —— 张晴 55-57
唢呐艺术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探究 —— 刘禹 58-60
京剧武生的角色塑造 —— 焦红宝 61-63
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元素在动漫造型上的表现 —— 汪燕冰 64-66
小提琴演奏中的多样化技巧运用 —— 赵子瑜 67-69
德奥艺术歌曲对中国艺术歌曲演绎的启示 —— 蔡依霏 70-72
浅论《第一交响曲》对传统曲式结构的延续 —— 郑亚楠 73-75
电影中的艺术与电影制片策划 —— 彭娜 76-78
电视文艺节目导演的创新能力 —— 王艺之 79-81
鲜花盛开的土壤——舞蹈人类学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—— 王鑫宇 82-84
室内设计手绘表现图的艺术语言 —— 李卓 85-87
融合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编辑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—— 冯梅 88-90
报社新闻编辑如何应对媒体融合挑战 —— 李梦 魏菲 91-93
高校图书采编流程的改进及优化 —— 张伟 94-96
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优化 —— 刘亚男 97-99
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—— 柳佳 100-102
数字时代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—— 郑小涛 103-104
美术馆视觉传达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 —— 贾蕾蕾 105-107
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展陈创新 —— 李娜 108-110
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—— 郑红苹 111-113
从"三维"转换理论看字幕翻译中传统文化的表达——以国漫《中国奇谭》为例 —— 边新楠 114-116
社交媒体中的多模态幽默——以"打工人"表情包为例 —— 黄欣仪 117-119
以动态插画语言呈现民间传说故事的应用策略——以"孟姜女哭长城"传说故事题材为例 —— 马子莹 120-122
儿童游戏叙事中的言语行为研究 —— 姚停停 123-125
《文苑》杂志征稿函 —— 封3